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理财动态

“羊娃”同样有吉运

2019-01-28 17:10:47


 

“羊娃”同样有吉运

——生肖决定命运,纯为荒诞迷信

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主席朱相远

 

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农历,以天干地支来纪年,(同样也纪月、纪日、纪时)。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,互相搭配,最小公倍数为六十,故干支纪年,六十年轮回一次,常称“六十甲子”或“六十花甲”。由于我们祖先崇拜动物,常以动物为图腾,故以熟悉的十二种动物当做十二生肖,同纪年的十二个地支一一对应,就形成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龙、巳蛇、午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鸡、戌狗、亥猪,十二年循环一次。

十二生肖纪年属相是东方文化传统,以不同出生年代,将人分成十二属相。西方文化的属相,不以出生年,而以出生月。将一年分成“黄道十二宫”,相配以十二个星座,依次为:白羊、金牛、双子、巨蟹、狮子、室女(处女)、天秤、天蝎、人马(射手)、摩羯、宝瓶(水瓶)、双鱼。每个星座背后,都有一个相应的希腊神话故事。他们同样把人依出生月份,分成十二属相,也迷信于“睇星座,看运程”。由于东西方文化日益碰撞融合,现代东方青年人,也讲究起西方十二星座属相;同样西方人也逐渐热衷于、喜爱起东方十二生肖了。许多西方国家就把2014年称为马年,2015年称为羊年。其实中国马年指农历的甲午年,羊年指乙未年。而农历新年比阳历要晚约一个多月,严格讲2014年1月31,才进入甲午马年,2015219日,才进入乙未羊年。

十二生肖也好,十二星座也罢,都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,可用来丰富我们的习俗文化生活。但若把生肖、星座等属相,同人的命运吉利与否相关联,那就显得陈腐落后,纯属迷信了。旧社会里许多恋人,因所谓属相相不宜,而被父母拆散了婚姻,造成多少人间悲剧。这种现象,如今已不多见,但选择婴儿属相的迷信,却沉渣再起,又盛行起来了。由于马年过后为羊年,有些拥有生育指标的父母,拼命争取把孩子出生在马年而不在羊年。有些在马年末尾还不到临产期的孕妇,甚至荒唐到预约大夫进行剖腹产,要把胎儿出生于马年而非羊年,争要“马娃”不要“羊娃”。这种情况,已引起国际关注,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最近就作了报道。

持这种迷信的依据,似乎是因羊不如马强壮有力,而软弱可欺。担心“羊娃”长大后,不能当领导人物,做生意不顺,婚姻失败,生活窝囊受人欺等等。这种观念实在过于陈腐,迷信得令人啼笑皆非。

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,按概率计算,起码有一亿人属羊。五千多年来,我们中华民族故去的先人约有160亿,其中有11亿人属羊。谁能说属羊的人命运不吉祥呢?几千年来中国出现一百五十多个帝王,其中有十三个是属羊的,如唐代的李世民,清代的努尔哈赤,皆是“羊娃”出生,但不都是功盖一世的开国明君吗?曹操、司马懿、吕端、岳飞、司马光、曾国藩、李鸿章等历代重臣、战将,贺知章、贾岛、杜牧、欧阳修等文化名人,也全是属羊的。现代名人中,十大元帅中的林彪,十名大将中的粟裕,皆是首屈一指的骁勇战将,还有苏联著名元帅布琼尼,美国二战名将史迪威等,他们全都属羊,哪有一点羊的孱弱?说属羊不能发财,当今富有,谁还能赛得过首富比尔·盖茨?多年全球排行榜第一名,他就属羊,他的婚姻生活不是也很顺吗。享誉东西方的大文豪林语堂,也是“羊娃”出身,一生学贯东西,事业有成,家庭圆满。说属羊没有创造性,近代最有名的大发明家,爱迪生就属羊,一生上百项重要发明,我们至今仍在享用。

可以说,每12个成功人士中,就有一个属羊的。比如现今25个政治局委员中,正好就有两个属羊(王沪宁、汪洋)。因此属相与个人运命并无关联,只是统计学中的一个概率分布问题。以生肖属相决定命运好坏,或睇星座,看运程,实质上皆是一种宿命论,误认为一个人毕生的命运历程,是先天命中注定的,是必然的。这种宿命论否定了偶然性,从而也就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。其实人是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各种偶然性之中的。一切必然性皆寄寓于偶然性中。所以一个人来到世上,总要不断学习、不断沟通、不断奋斗,从而不断增强自己适应、识别、扑捉、躲避各种偶然性的能力。这种主观能动性愈大,就愈能适应多变的环境,愈能识别各种偶然性,愈能扑捉机遇、回避灾难,从而赢得一生的幸福与成功。

父母关心孩子的,不应是出身属相,而是赋予胎儿正常的遗传基因,让婴儿健康成长,然后给儿童以很好的呵护与教育,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,培养出有文化教养的素质。也即造就一个生理与心理健康的躯体,一个真善美的灵魂,从而增强其主观能动性。这才为“天下父母心”之所在。

因此,迷信属相决定命运,纯属无稽之谈,荒诞不经。这种现象,再次引起笔者的质疑,当下制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确实很好,24个字,12个范畴,但遗憾的是少了“科学”。“五四”以降,一直倡导民主与科学。科学并不只局限于科技,科学首先是一种精神、一种价值观。一个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,是否科学,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,决不能少了科学二字。但愿有一天,能将科学二字重新补充进去。当然,这仅当作一个建议,暂且立此存照而已。

侧栏导航